400电话: 400 1688 198
科正产品
科正产品
科正产品
  被动房相关技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于被动房  |  被动房相关技术
关于被动房
About passive house
>
推动创新与整合的共生城市工作方法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9-01-28

 

来源:被动房网

 

 1 引言 

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等概念在中国已经不陌生,今天甚至已经有遍地开花的趋势。尽管领导们重视、专家们积极努力、百姓也很期待、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但是来瑞典考察的领导和专家们还是困惑同样的问题:如何实现?

回想笔者接待过的考察团,在参观哈马碧之后有下述两类典型评论:

第一种,着眼于技术。“看看这些技术其实我们也能做到,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不过人家考虑的方方面面比较全,所以总的效果就很好。咱们好好学学,看看在咱们自己的项目里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些技术。”

第二种,着眼于软件。“这么多的方面,这么高的标准,都得花钱,还得协调,在中国我们的起点不一样,根本做不了。领导要在三年、五年任期内出政绩,没法做那么长远的打算和投入。而且人的素质不行,没法像哈马碧、像瑞典这样管理,就算投了钱,也达不到人家的效果。”

这两种典型的观点恰恰揭示了中国生态城市和绿色示范项目的薄弱环节。

持第一种观点的普遍是有经济实力的政府和投资商,认为多花点钱,多引入一些世界先进技术就能够成功。令他们失望的是,在哈马碧湖城没有看到足够前沿、足够眩目的“亮点”技术,而智能公交、沼气汽车、垃圾焚烧等又是一些难以在小范围内应用和示范的技术。

基于这种观点的一些国内示范项目,往往成功地成为了技术展厅,但是却难以评价这些技术的应用最终为项目实现了哪些环境发展目标,整体上达到了什么效果。

持第二种观点的普遍强调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为国外的成功经验难以在中国实施。他们对于软件方面差异的感受是很实在和深刻的,难点之一是如何能够在中国找到切实可行的高标准建设方式;难点之二是如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证技术措施的落地和良好运行。

我们的薄弱环节在于缺少与生态城市、绿色示范区相对应的系统化的城市管理和整合创新的工作方法。

 2 环境和质量综合管理 

图 1 引自共生城Symbio City分析方法,2010

图 2 引自共生城Symbio City分析方法,2010

瑞典的许多项目都有综合的环境与质量管理计划书,它们和法定规划一样是贯穿项目始终的重要文件。它的作用是明确项目的环境整体目标和分项目标,甚至具体指标,明确主要的策略和对下一步规划、设计或建设管理的要求。每一层次的规划或设计方案都要回应上一层级的环境和质量要求,明确相应的措施和行动计划,保证实现上一级规划所提出的要求。

以斯德哥尔摩为代表的许多瑞典城市都具有明确的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每一个城市建设项目都要回应这些整体目标和总的策略,制定自己的具体目标、策略和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向共同的方向努力。

哈马碧湖城和皇家港口区都是优秀的示范项目,推动了斯德哥尔摩城市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它们的环境和质量管理目标、机制和方法都是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创新。由此我们可以更加理解哈马碧湖城对2010年斯德哥尔摩成为欧洲绿色之都的贡献以及皇家港口气候正影响区对斯德哥尔摩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目标的意义。

政府领导要换届,各国都一样。瑞典不仅中央政府的执政党会换,各个城市政府的执政党也会换,还可以和中央政府不一样。因此,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连续性才如此重要,才要具有法律效力。城市的环境和质量目标,包括各个发展项目的环境和质量目标也应具有和控规一样的法律效力。各届政府基于不同的优先选择和出发点,可以在既定的规划方向上选择自己要具体落实的行动,这样城市发展才能有章可循。

图 3 引自共生城Symbio City分析方法,2010

 3 瑞典共生城市理念与方法的诞生 

如果我们要用新的机制来管理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来管理我们的示范项目,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作方法。现在大家都知道,城市问题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性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细致分工,瑞典的城市管理也经历了严重条块分割和局部优化现象,哈马碧湖城的规划和建设在一开始也经历了一个痛苦漫长的整合过程。正是在这个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当中,大家一步一步认识到了整合的必要性和一体化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中国人所具有的东方思维先天具有整体性、系统化观念,应该很容易理解城市的技术系统和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紧密联系又相互作用的。但是在知识领域细分和信息爆炸的今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具备各个专业的全面知识,因此不同专业背景、不用领域、不同功能和作用的人或部门必须对话和合作。可是这谈何容易!

图 4 引自共生城Symbio City分析方法,2010

在瑞典也有同样的困难。本位主义,不愿意改变自己部门的职权范围;隔行如隔山,对其他领域不了解也没兴趣;害怕和厌恶变革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不愿意“找麻烦”;不相信有其他的可能性……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抵制态度。但是总有愿意尝试的人,一些跨专业、跨部门合作带来的创新方案展示了其优势,鼓励了越来越多的部门和机构参与到整合的规划和创新的建设中来,创造了著名的废弃物、水和能源高度协同的“哈马碧生态循环模式”,才使得哈马碧湖城将环境影响降至一半的整体目标变成了现实。

正是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瑞典的专家学者总结发展了一套帮助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不同利益群体共同创新发展的“共生城市”工作方法。它是针对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状况所提出的城市发展创新工作方法,其自身就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

哈马碧湖城是这一方法的起步,瑞典国际合作署支持了这一工作方法在国际援助项目中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瑞典本土又有几十个城市参与了“共生城市”工作方法工具的发展和应用。它总结了高效又灵活的规划工作程序以及在规划和管理的不同阶段适用的工具。如今通过科研、实践和教学及培训,这套方法已经被许多瑞典城市管理部门和规划设计领域的团队所掌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城市发展课题中。因此它是一套完整的有理论也有实践基础的新型工作方法。

图 5 共生城市方法与实践

当中国的考察团评价说在瑞典看到的技术和措施对自己的项目不适用时,瑞典专家常常会说,技术措施的应用是要因地制宜的,当然不能直接照搬,所以要应用“共生城市”工作方法,在你们的条件下找到创新性的新措施!但是工作方法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引进,如何学习,什么时候能见效,不如能够直接拿来就用的技术措施好!

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上没有捷径,创新的路上没有捷径!中国国情和瑞典确实不同,瑞典的技术和措施可以参考却不能直接照搬。而“共生城市”工作方法是瑞典20年来城市规划和管理方法创新研究的结晶,适用于在不同的国家解决不同的城市发展问题,为什么不拿来为我所用呢?以下结合笔者个人的实践分享一些关于“共生城市”工作方法的心得。

 4 基本框架和工作程序 

“共生城市”工作框架中提出的工作程序包括若干步骤。“共生城市”工作程序的每一步骤都可以应用不同的、更为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如图所示,通常可以把某些工具与特定步骤的方法联系起来,但有些工具可以在几个步骤中通用。下面有选择地介绍其中核心的几个环节和工具。

图 6 引自共生城Symbio City分析方法,2010

 5 为互补互动的平等交流创造条件 

解决当今的城市问题需要在各个方面的创新,因此每个人、每个部门都不能满足于重复既有的思路和方法。创新的捷径就是跨界合作,让不同意见、不同经验、不同背景的人帮助我们跳出思维定势,看到新的可能性。创新者需要受到启发,而不是被授予正确答案。

但是建设性的跨界合作并不容易,特别是当原有的方式或意见受到挑战时。我们各执己见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对信息的掌握不同,不仅是多少的问题,更是不同侧面的信息,正像盲人摸象的故事所描绘的。

另一个原因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第一个人关注投资回报,第二个人关注长久安全,第三个人关注工期,第四个人关注社会影响……。有的人善于放大优势和潜力,认为没有做不到的,另一些人喜欢谨慎考虑风险和困难,强调重视代价和责任。而任何一个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各个角度的决策都是危险的。

第三个原因是大家的价值观和标准不同。同一个水质标准,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认为无法接受。同样的人口密度,有的人认为太高,有的人认为太低。同一片林地,有的人认为有无限的潜力,有的人认为不值一提……。

以上种种很普遍,不同意见的互补和平衡正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些掌握不同信息、持有不同视角、认同不同标准的人们能够互相补充,并用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共同讨论,就能够帮助决策者看到新的可能性。而这种能够带来创新的互补互动的交流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就是谦虚和开放,承认任何一个人的信息和经验都是具有局限性的,真诚地向别人提供自己的局部信息。

图 7 引自The SymbioCity Approach,2012

图 8 Sweco在中国济南的规划项目中组织的研讨会

一个研讨会要想实现这样的交流,一般都需要一个破冰的环节,帮助每个人调整心态,能够平等、放松又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具体的方式很多,其中最简单和常用的方式就是每个与会者的简要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主要工作经验以及在所参与的项目中的任务。这一环节让每个人都得到了第一次平等地发言的机会,体现每个人在项目中都有自己的角色,都要贡献一份力量,为后续的讨论创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

但是我们发现,开会时为了节省时间,会议的主持人或某位领导经常代为简要介绍与会人员,并且在介绍时就明确了哪些是重要领导,哪些是专家,哪些是参会的辅助人员等等。这种标签马上就会固化参会者的行为方式,形成明显的等级化的沟通模式,导致领导和专家不由自主地要证明自己,而其他“辅助人员”成为旁观者,参与度很低,连听的兴趣都没有,更不要说提出自己的意见了。有的人即使想参与讨论,也觉得没有自己说话的份,不知道自己如何表达。再加上许多人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介绍,因此别人也不了解他们的角色和与会的目的,当这些人发言时,人们往往还在猜测他们的身份,而不是关注于他们在说什么。这就导致整个讨论的角色化强、参与度低,变成了例行公事式的轮流表态发言。

因此,我们要在一开始就通过平等的自我介绍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方式,为互动式的平等开放的交流建立基础、奠定基调。

 6 结构化研讨是有效的方法 

谁都怕争吵不休又得不出结论的会议,最后领导拍板,实施时再互相指责,反复修改方案……

因此,即使有了良好的愿望和心态,还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研讨。目前国内有一些结构化研讨的培训,被参与者高度赞赏。共生城市工作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这样一种结构化研讨,即“有组织的头脑风暴”。具体的内容之一就是多专业共同进行SWOT分析,再通过分组和归纳,提炼项目的关键问题。

SWOT分析即分析项目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是非常基础的一种分析方法,可以一个人独自进行。但是将它作为跨专业跨领域研讨的结构,更能够充分发挥其集思广益、拓展视角、补充信息的作用。在具体操作时根据项目所处于的不同阶段,可以进行较宏观的讨论,例如旨在挖掘整个项目的关键难点;也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的方面,例如项目中的公交发展问题或水资源问题;还可以结合图纸进行标注。

SWOT分析的方式也不止一种,既可以每个人独立提出、各自在及时贴上列出几项重要内容,然后汇总;也可以轮流发言补充,并逐项讨论;还可以分小组讨论不同的方面再汇总分享。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时间、人数、项目进展的深度等因素灵活掌握。

尽管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很可能研讨团队中20%的人已经掌握了80%的信息,而另外那80%的人只能补充20%的有效信息,但是经过研讨,每一个人的信息和视角都会比以前更全面。通过参与,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关心的问题得到了表达和重视。更重要的是,这是原来拥有不同信息、不同视角的多领域团队开始达成共识的第一步,是未来能够制定并实现共同目标的第一步。

SWOT分析帮助整个团队将项目的相关重要因素都摆到桌面上。进一步的目的是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总结关键问题。例如在一个项目中水资源很重要,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就很有可能多次出现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不止一个象限中。通过归类,我们还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每一个大类里面是由哪几个小类因素组成的,这就是我们总结关键问题并制定具体目标的基础,也是最终形成策略、指标和措施的基础。例如水资源问题可能会包括缺水、内涝、地表水污染、水源地保护等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而对于每个城市,每个项目用地来说,这些子项的重要性排序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标准和指标也不会一样。

有时我们会觉得有的领导或专家由于全面了解情况又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又快又准地抓住关键问题。其实他们大脑中的这种黑箱过程类似于一个压缩的SWOT分析,他们能够直接看到在各种讨论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关键词。而SWOT分析研讨让我们集中大家的智慧,把黑箱过程中的个人判断,变成有理有据的团队共识。

 7 多情景分析帮助我们开拓思路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项目条件、界定了关键问题、制定了发展目标,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寻找解决方案或发展策略。

在国内称为多方案比较的工作方法中,每个方案都力求合理全面,希望成为那个被选中进一步发展的主打方案。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之一是由于对某些现实条件的认识,方案的方向拉不开,难以起到拓展思路、尝试完全不同的可能性的作用,而是在一些相对局部或主观性的问题上比较不同的方案。由于一些大的方向性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和确认,容易导致后期又回头讨论方案的前提条件,甚至造成翻车重来的状况。

多情景分析是完全不同于多方案比较的一种工作方法。这个方法是通过探索极限来拓展思路,通过评估不同可能性以求更深入地理解和确定规划的重要方向。

多情景分析的框架一般由同时影响规划发展方向的两个主要定性的变量搭建,参与研讨的团队分组研究和发展不同的规划方向,尽量挖掘自己的方向上的优势,以便使得这个方向的可能性得到充分的讨论和体现。对于具有多个重要因素的项目,也可以同时采用多个多情景分析框架。

不同的情景方案都是将一个特殊的方面发展到极致,而不是可以直接采用的最优方案。因此这一工作过程的真正目的是拓展思路,将那些即使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的方案也展示出来。更精彩的是用前面制定的发展目标对这些不同的情景方案进行多因子分析,把人们对方案的感性评价转化成为科学严谨的理性评价。特别是在多因子分析中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加权方法,直观地看到当我们更重视某些方面的目标时,对方案的综合评分会有明显的变化。通过这个过程,还可以检验和修订前面环节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及其重要性排序。

图 12 Sweco在中国济南的规划项目中规划草案阶段多情景分析和评估实例

图 13 Sweco在中国济南的规划项目中规划草案阶段多情景分析和评估实例

图 14 Sweco在中国济南的规划项目中规划草案阶段多情景分析和评估实例

图 15 Sweco在中国济南的规划项目中规划草案阶段多情景分析和评估实例

当大家一起讨论了这些不同的情景方案、发展各方案时的意图以及评估的理由等,整个团队会对项目所希望发展的方向形成清晰的共识,认清各个方向中值得吸取的优势所在,并看到未来结合这些优势的可能性和理由。与多方案比选的方式相比,这一工作过程不仅让我们探索更宽广的纬度,而且不会导致对方案优劣或者专业人员水平高低的评判,因此不会影响任何人在进一步工作中的积极性。

图 16 Sweco在中国济南的规划项目中规划草案阶段多情景分析和评估实例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可以记录达成的主要共识和原则,指导未来的发展,避免产生重大的反复,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充分地理解这些原则背后的原因。分析讨论之后,整合方案的方向会十分清晰,得到启发的专业人员会看到新的可能性,基于大家的共识和原则,有信心承担整合发展真正的规划方案的工作,而不会陷入维护自己的方案的陷阱。当然,即使明确了方向和原则,优秀的专业人员进一步形成整合方案的工作仍然是十分重要和艰苦的,具备良好的专业经验和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吸取所有新的信息和思路,突破自己,形成有创新性同时切实可行的方案。

多情景分析的工作方法也可以应用在规划工作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空间方案、发展策略、指标体系、技术措施等内容同时推进,才能形成一个既拥有完整系统又符合项目条件的有特色的规划成果。

 8 “共生城市”工作方法使我们能够齐心协力 

通过以上几个最基本的规划工作环节,有时是由草案到细化、由整体到局部的多轮反复研讨,包括专业团队、客户团队、管理部门、甚至投资和运营部门等在内的参与者都能够对规划方案的发展作出贡献,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视角,对目标和方向达成共识。这种共识是项目团队能够齐心协力获得项目成功的关键。

运用有实效的工作方法、获得启发和学习性的工作过程也有助于团队保持愉快、积极、开放的态度,在每一次的进步和成功中获得更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共生城 Symbio City 分析方法。Ulf Ranhagen( 主要作者 )、 Karin Billing、Hans Lundberg 和 Tina Karlberg (共同作者),瑞典政府办公室主持,瑞典国际开发合作署支持,2010。
[2]The SymbioCity Approach. 共生城方法。Ulf Ranhagen 教授 ( 瑞典皇家理工大学 ), KlaGroth,城市发展顾问(SKL国际咨询), 2012
[3]5 years with a sustainability profile - Royal Seaport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14. 可持续发展5年回顾——2014年皇家海港区可持续发展报告。斯德哥尔摩市政府 stockholm.se/royalseaport
[4]Stockholm Royal Seaport – Vision 2030. 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区——2030愿景。斯德哥尔摩市政府 
www.stockholmroyalseaport.com
[5]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Programme - Stockholm Royal Seaport is leading the way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城市可持续发展纲要 —— 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区引领未来可持续发展。斯德哥尔摩市政府 www.stockholmroyalseaport.com

作者
瑞典Sweco集团 谭英

上一篇:图解 |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BIM方法
下一篇: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已成趋势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公司简介 | 关于被动房 | 典型案例 | 产品服务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广东万得福电子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09642号

网站建设:科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