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电话: 400 1688 198
科正产品
科正产品
科正产品
  技术标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标准  |  技术标准
政策标准
Policy Standard
>
>
解读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9-10-21

来源:绿色建筑研习社

摘自《绿色建筑·北京在行动》2019年第2期,作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国柱 王清勤 孟冲 谢琳娜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开启了绿色建筑发展的新篇章。
发展绿色建筑已连续列入国家多个纲要文件,江苏、浙江、河北、河南、辽宁等地通过立法的方式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历经10余年的发展,我国绿色建筑已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个别城市到全国范围,从单体到城区、到城市的规模化发展。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以下简称《标准》)2006年首次发布,2014年第1次修订版发布,2018年启动了《标准》第2次修订工作。
《标准》的“3版2修”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修订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于2019年3月发布,自201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文对该标准的修订背景、工作过程、修订的重点内容、先进性、后续工作计划等进行介绍,以期读者对《标准》修订有整体性认识后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标准技术内容。

图1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01修订背景 

1.1 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由推荐性、引领性、示范性向强制性方向转变。但随着绿色建筑工作的推进,绿色建筑实效问题逐渐显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累计超过1万个,建筑面积超过10亿m2,但目前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还相对较少,占标识项目总量的比例为7%左右,相当数量的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后并未继续开展绿色建筑运行评价。
两版标准更多考虑的是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能,考虑“以人为本”及“可感知”的技术要求涉及不够,建筑使用者难以感受到绿色建筑在健康、舒适、高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随着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建筑信息模型、健康建筑等高新建筑技术和理念不断涌现并投入应用,而这些新领域方向和新技术发展并未能及时响应。

1.2 新时代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推进绿色发展进行了明确阐述。发展绿色建筑,是响应“十九大”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构建新时代绿色建筑供给体系、提升绿色建筑质量层次为目标,充分结合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要求,梳理提出新时代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形成高质量发展绿色建筑新阶段的控制性要求与一般性技术要求相结合的标准技术指标体系,并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研编工作有效衔接,进而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新阶段的重点工作。
2018年7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下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 2018〕164号),同意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标准修订工作。

 

02开展的主要工作 

为保证《标准》修订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符合新时代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要求,《标准》修订历经了修订研究工作和正式修订两个阶段。

2.1 《标准》修订研究工作
修订研究工作开展了新时代绿色建筑发展要求分析、修订意见和建议调研、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研究、国内外绿色建筑指标对比研究等多项专题研究工作,结合专题研究成果形成了2套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方案。经过广泛意见征集、重点问题专题研究与汇报、专家审查论证等多个环节,确定了《标准》修订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百姓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感知、注重性能实效作为《标准》修订的方向。

2.2 正式修订
2018年8月14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了《标准》修订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标准》修订任务。
2018年9月20日~10月20日,向公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并向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等专家定向征集意见。至征求意见截止日,共收到了来自80余家单位专家反馈的1300余条意见或建议。此外,还多次组织领域专家、地方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等对标准重点问题开展讨论及意见征集。
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03标准修订的重点内容

3.1 构建了新的指标体系
结合新时代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百姓为视角,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绿色建筑指标,具体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图2为修订前后指标变化,图3为修订后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体系。

图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标变化

图3 修订后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体系

3.2 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
以“四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同时紧密跟进建筑科技发展,将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健康建筑、建筑信息模型等高新建筑技术和理念融入绿色建筑要求中,同时通过考虑建筑的安全、耐久、服务、健康、宜居、全龄友好等内容而设置技术要求,进一步引导绿色生活、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拓展了绿色建筑的内涵。

3.3 更新了绿色建筑术语
结合构建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及绿色建筑新内涵,对绿色建筑的术语进行了更新,使其更加确切的阐明了新时代的绿色建筑定义。
绿色建筑术语更新为: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3.4 重设了绿色建筑评价时间节点
将绿色建筑评价的节点重新设定在了建设工程竣工后,规定“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可有效约束绿色建筑技术落地。同时,将设计评价改为预评价,并规定“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图4为各版标准评价阶段对比。

3.5 增加了绿色建筑“基本级”
在原有绿色建筑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基础上增加“基本级”,扩大绿色建筑的覆盖面的同时也便于国际交流。“基本级”与正在编制的全文强制国家规范相适应,满足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即为“基本级”。

3.6 增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计分方式由2006版标准的条目法、2014版标准的权重打分法变化为2019版标准的绝对分值累加法,简便易于操作(图5)。条文的设置综合考虑了气候、地域以及建筑类型的适用性,通过条款的合理设置避免了评分项的不参评项,整体条文数量也较2014版标准大幅减少,进一步增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3.7 分层级设置绿色建筑星级性能要求
为提升绿色建筑性能和品质,对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的等级认定分四个层级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
(1)满足所有控制项要求且每类指标设置最低得分;(2)应进行全装修;(3)总得分达到60分、70分、85分;(4)满足对应星级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节水器具用水效率、住宅建筑隔声性能、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外窗气密性能等附加技术要求(表1)。当同时满足上述四个层级要求时,方能认定为对应星级等级的绿色建筑。

2006版采用条目法,2014版采用权重打分法

总得分:Q=(Q0+Q1+Q2+Q3+Q4+Q5+QA)/10式中,Q0——控制项基础分值,当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时取400分;
Q1~Q5——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5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QA——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

图5 2019版标准计分方式

表1 星级绿色建筑的附加技术要求

注:
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基准、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降低基准均为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2. 住宅建筑隔声性能对应的标准为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3. 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包括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可吸入颗粒物等,其浓度降低基准为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要求。

3.8 提升了绿色建筑性能
更新和提升建筑在安全耐久、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性能要求,提高和新增全装修、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健身设施、垃圾、全龄友好、服务等以人为本的有关要求,综合提升了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

 

04标准先进性

《标准》修订过程,编制组进行了深入调研,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了有效的试评。
审查专家认为,《标准》全面贯彻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丰富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内容科学合理,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强;《标准》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体现了新时代建筑科技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创新性强;《标准》的实施将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起到重要作用。审查专家组认为,《标准》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5结束语

本次标准修订正值国家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旨在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建筑绿色化发展要求中,发展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引领绿色建筑成为感知性佳、获得感强的好建筑。《标准》秉承“以人为本,强调性能,提高质量”的技术路线,以“高水平、高定位、高质量”为修订原则,全面贯彻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丰富了绿色建筑的内涵,重构了新时代条件下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将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乃至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更好的促进《标准》的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19》正在编写中,未来还将选录优秀绿色建筑项目形成绿色建筑案例集;为将《标准》推向国际社会,还将开展《标准》的英文版翻译工作及国际宣传。

上一篇:新国标如何区分“超低/近零/零能耗建筑”?
下一篇:【安徽】《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发布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公司简介 | 关于被动房 | 典型案例 | 产品服务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广东万得福电子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09642号

网站建设:科正网络